出院≠病好了!心衰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这几个方面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当发动机运转不灵
心脏“车速”就会减慢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
旨在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和关注
提高患者早诊和早治的意识
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人的心脏就像就这匹马,正常情况下,它拉着车在平直的路上匀速前进,坡度、速度、车上货物的重量都相对固定,马可以轻松胜任日常工作;当车上的货物突然增加,超过了马的极限时,它就会变得疲劳,不能胜任日常工作。这种状态,就是心脏功能下降,也就是日常说的心衰。
预警信号需留意
如果以前曾经得过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房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并出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乏力、胃口差、下肢肿、肚子突然变大、咳嗽咳痰等情况,那一定要当心,你有可能被心力衰竭缠上了。如果以前没有心脏病的病史,出现胸闷气喘、水肿等典型症状,需要警惕心衰,建议及时就医,早发现问题可以更好的进行治疗。
这些危险因素须重视
心衰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应配合医生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同时避免感染(感冒、肺炎等)、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或钠盐摄入过多等心衰诱因,根据医嘱按时服药、控制液体入量、限盐及适量的活动。
出院后仍需注意4个方面
许多慢性心衰患者常常因为缺乏严格自我管理导致上述症状反复入院接受治疗。因此,良好自我管理有助于减少住院次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控制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注意体重和症状的变化,及时进行自我监测,在三天内体重突然增加超过2kg,则应当向医师咨询或调整利尿剂剂量,如持续体重增加者应当增加利尿剂剂量。
2注意生活方式,避免精神刺激;清淡饮食,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低盐饮食,避免过饱;适当运动,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度。
3按时按量服药。ACEI或ARB或沙库巴曲缬沙坦,坚持使用,根据医嘱逐渐增加到最大可耐受量;β受体阻滞剂,病情稳定后长期服用,根据医嘱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量。螺内酯,与前面两种药物合称慢性心衰治疗金三角;利尿剂,即使无水肿也可小剂量长期使用,注意低钾、低血压和氮质血症。
4定期随访,复查心脏彩超、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等。
慢性心衰中医治疗
如果患者对西药不耐受,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心痹”、“心水”、“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咳喘”等范畴。本病以虚为本,本虚标实。本虚指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水湿瘀血,即以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肿为标,且气、水、血三者又可互相为病,相互转化,正虚、邪实往往互为因果为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多用经方加减治疗,常用方剂如生脉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专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