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节气养生】冬至进补有讲究,中医教您这样吃

        冬至,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算是很重要的节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天气越来越冷,数九寒冬即将到来,此时天地间阴气最盛。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这一天之后,白天会越来越长,天地的阳气逐渐回升,宋●张伯端在《西江月●冬至一阳来复》中写到“冬至一阳来复,三旬增一阳爻”,因此,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天寒地冻的时节,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最近全国各地小范围的“新冠”疫情反弹,显得冬季养生格外重要。
正气充足不得病
       早在《灵枢●百病始生》中我们的先人就提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清楚地提出,导致疾病的因素分为三类:一是天的风雨寒暑,容易伤及人体的上部;二是地的清湿,容易伤及人的下部;三是喜怒不节,容易伤人内脏。但是又强调,虽有这些致病因素,只要人体的正气不虚,就不能单独使人发病,只有当人体正气不足时,虚邪贼风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因此,人们在冬季有进补的习惯,加上“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人们通过各种手段从这一天开始进补,直到“出九”为止,目的就是为了养精蓄锐,保证人体正气充足。
进补之前需祛邪
        冬季是“养藏”的时节,人体进入修整阶段,此时养精蓄锐是为春天的阳气生发提供物质基础,确实是进补的好时机。“补”其实对应的是“虚”,不是说人参、燕窝就可以随意吃。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后世将这一理论做为中医的治法,应用在临床。人们常提到的“冬令进补”,其实是中医治法中的“补法”,就是通过补养的方法,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归于平衡。针对的是虚损不足的人群。
        我们现在的生活,物质丰富,若能正常吃饭,规律生活,虚损不足的人很少见了;补法虽然可以扶正驱邪,一般应用在没有邪气时;而生活中,人的体质或多或少有些偏颇,所以,在进补前,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体质,针对偏颇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该清的清,该泻的泻,调理脾胃,目的是在进补前扫清障碍,祛除邪气,使六腑保持通畅,在进补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
        中医有个词叫“闭门留寇”,就是说,用补法扶助正气时,药物多是滋腻之品,如果没有先“祛邪”的过程,容易将邪气留在体内,一并“营养”了;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否有偏颇,进补之前,没有调理脾胃的过程,盲目进补,燕窝、阿胶、冬虫夏草,什么贵买什么,结果钱没有少花,吃得舌苔厚腻,张嘴有“口气”,食欲减退,身体补得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其实,正气充足的人一定是阴阳调和的状态,对于体质偏颇的人,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中医的八种治法,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只吃对的,不吃贵的”,萝卜、白菜同样可以达到补的作用,人参再贵,不适合你的体质,形同毒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补法,这才是进补的最佳做法。
推荐食材——海参
        进补的方式有很多种,南方有喝膏方的习惯,将许多名贵中药,熬制成膏滋,每天一勺,喝到立春前一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连得天独厚的就是海洋资源,大连人到冬天有吃海参的习惯,老人都知道,从冬至那天开始吃,每天一个海参,一直吃到第二年开春。

        海参出自《本草从新》,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五杂沮》:“海参,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 《百草镜》:“入滋补阴分药,必须用辽东产者,亦可熬膏作胶用”。海参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的功效;对精血亏损,虚弱劳怯引起的阳痿、小便频数,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等病症效果显著。《药性考》:“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怯症”。海参的做法多种多样,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食材,做成汤、粥、炒菜等各种形式。
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脾弱不运,痰多便滑,客邪未尽者,均不可食。”就是说,脾虚不运,外邪未尽的人不适合服用。
专家推荐:
施学清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辽宁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委、大连市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秉乘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对不同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运用药食同源理论,调整人体的亚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