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骨质疏松非小事,预防是关键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病、多发病的第七位。而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据统计,我国60~69岁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老年男性为30%。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危害之所以如此大,其原因与这种对于骨质疏松治疗的忽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在50岁以上妇女中的患病率约为1/380岁以上妇女患病比例超过2/3许多人把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年老的必然表现而未予重视,其中3/4的骨质疏松患者从未就医。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和白头发、老花眼一样,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老年病”,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

 

首先,骨质疏松预防工作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高钙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而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并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

老年人应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从任何时候都不算早,从任何时候都不算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骨质疏松的日益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治疗也将从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恶化的治疗进展向积极地恢复骨骼健康的治疗。


作者简介:
姜泳,脊柱一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大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日本东京齿科大学市川综合病院、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访问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大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秘书,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留日生命科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脊柱矫形及微创脊柱外科。

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胸腰椎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及脊柱畸形的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