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节气养生】冬至养生四禁忌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从冬至日起开始“进九”。故冬至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宜“冬至进补”

进入冬季后,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以上冬令进补的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进补后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且因为冬天寒冷,多吃些温补之物,是不容易上的。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冬至以后开始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

2、宜“防寒养胃”

寒属阴邪,易伤阳气,内客于胃,伤及中气,气伤失运,气机凝滞,胃气不和,不通则痛。西医学则认为:寒冷可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性增高,使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使得胃部的血管痉挛、收缩,胃内血流下降,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胃粘膜保护力下降,导致炎症、溃疡等,从而出现胃胀、胃痛。正因为如此,冬季历来是胃病高发季节,轻者出现致胃痛和消化不良,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呕吐、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所以冬季需做好保“胃”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3、“进补禁忌”

冬至进补,应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酌情进补,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但花费巨大,还容易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盲目食补
如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肉类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肉。食肉后不要马上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的物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②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③忌慕名进补
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因为鸡汤中这一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刺激作用,对于胆道疾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症经常发作者,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喝鸡汤。以免加重病情。
④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等等。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作者:国家级名老中医李铁学术经验继承人 周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