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动一动就头晕想吐,竟是耳朵里的“石头”掉了?

在生活中
你是否会在突然坐起和躺下的时候
出现头晕不适
感觉床塌屋陷、天旋地转
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
就要当心是患有耳石症了!

       很多人一听耳石,就认为是耳朵里面长“石头”了,其实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石头,而是长在我们每个人内耳平衡器官里的一种很细小的碳酸钙结晶颗粒,小到肉眼不可见,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一种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内耳疾病。
       1.良性
       尽管症状非常强烈和难以忍受,但不会危及生命。
       2.阵发性
       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在30秒至2分钟之间,通常少于1分钟。

       3.位置性
       是指这个疾病与位置有很密切的关系,可能是起床、卧床或朝某侧翻身时发生。
       4.眩晕
       感觉自已在旋转,或者周围的环境在旋转。
       脱落的耳石碎片移位至半规管内,致导半规管流体动力学异常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通俗地说,就是耳石颗粒“离家出走”,掉到了不当的位置,这时候,只要变换体位,耳石在内耳中被称为“淋巴液”的液体里晃荡一下,人就会感到天旋转地转,直到头不动,耳石重新沉积下来,眩晕才会停止。

发作时有什么特点

1.发病突然,在头位变化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常持续60s之内,伴眼震、恶心及呕吐。
2.症状常发生于坐位躺下、从卧位至坐位时、或在床上翻身时,常于睡眠中因眩晕发作而惊醒。
3.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漂浮感及不稳定感。
4.具有特征性的眼球震颤。

哪些人群容易中招


1.40岁以上人群
耳石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前庭慢性缺血有关。
2.压力大 体质弱人群
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也会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于脱落而致病。
3.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只是耳石脱落的一种诱因,由于耳石是长在内耳的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
4.偏头痛人群
26%的耳石症患者与偏头痛特别是前庭型偏头痛有关。
5.有外伤史人群
外伤如车祸、外力等致头、耳部遭受撞击后可致耳石脱落而发生耳石症。
6.患有前庭神经炎人群
感染病毒造成的前庭神经炎,有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时,也会导致耳石脱落而发生耳石症。

中医治疗耳石症


       耳石症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治疗,中医治疗耳石症有独特的优势,最基础的手法复位,还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帮助前庭进行代偿,使前庭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消除眩晕和头晕,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可以选取头部的穴位,包括一些前庭神经附近的穴位,如翳风穴、率谷穴、百会穴、太阳穴,通过平衡阴阳,舒经活络,从而达到补肾养精平衡耳石的目的。

专家链接